站内搜索
首页关于梵谷梵谷动态产品与服务梵谷养身图片展示正脊推拿知识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联系梵谷
 
分类导航
- 中医整脊学8法精要
- 推拿绝技“八把半锁”推拿疗法
- 正脊推拿如何治疗亚健康状态
- 股骨坏死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 颈肩痛的特征及伴随症状
- 脊柱手法治疗的中西方比较
- 三个方法让电脑族远离颈肩痛
- 脊柱区断层解剖学(二)
- 脊柱区断层解剖学(一)
- 脊柱的检查方法及生理状态(一)
 
人气排行
- 人体之脊椎骨简介
- 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
- 央视八套热播电视剧《大国医》
- 梵谷2009年(冬至日)数九贴
- 梵谷徐波先生受邀参加韦贵康教授
- 脊柱区断层解剖学(一)
- 整 脊 疗 法
- 2008.6月,梵谷徐波先生被
- 梵谷学徒--侯从良
- 梵谷正脊专项推拿
 
网站推荐
- 梵谷徐波先生首次传统收徒仪式圆
- 梵谷徐波先生和《大国医》洛阳平
- 梵谷徐波先生和《思考中医》——
- 立冬日(11月7日)梵谷免费拔
- 梵谷2009年(冬至日)数九贴
- 热烈庆祝梵谷药罐疗法研制成功
- 中医整脊学8法精要
- 推拿绝技“八把半锁”推拿疗法
- 正脊推拿如何治疗亚健康状态
- 梵谷义工组开展首次慈善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正脊推拿知识->> 脊柱整复知识
脊柱区断层解剖学(二)

二、矢状断层解剖(一)正中矢状断层

脊柱颈曲凸向前,其顶点在第4~6颈椎平面。寰椎前、后弓为圆形断面,分别位于枕骨大孔前、后缘的下方,相互间分别通过寰枕前、后膜相连。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和寰椎横韧带构成寰枢正中关节,与枢椎体之间存有一小的软骨板。颈椎体呈长方形,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椎体静脉在椎体中部向后汇入椎体后静脉。颈椎间盘连结相邻颈椎体的上、下面,颈胸椎间盘连结第7颈椎体和第1胸椎体。与脊柱颈曲相适应,椎间盘的前高大于后高,约为2~3:1,与相邻椎体的高度比约为1:2~4。前纵韧带连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相贴,与椎体连结疏松,其间隔有椎体后静脉。

椎管和脊髓的弯曲与脊柱颈曲一致,椎管的矢径上段大于中、下段。脊髓位于硬膜囊中央,上端在枕骨大孔处连延髓。蛛网膜下隙位于脊髓的前、后方,其矢径上部大于中、下部,在MRI T2加权像中表现为高信号。硬膜外隙前部有椎内前静脉丛,后部有少量脂肪。

枢椎棘突较粗,第7颈椎棘突长而厚,其余颈椎棘突短,斜向后下。棘间韧带连结相邻棘突。项韧带位于棘突后方。黄韧带较薄,连结相邻椎弓板。

(二)旁正中矢状断层

寰椎侧块与枕髁和枢椎分别构成寰枕关节和寰枢外侧关节,前者关节腔凹向上,后者的较水平,并有滑膜襞突向关节腔。除寰枢外侧关节位置偏前外,颈椎关节突关节在整体上构成一个关节柱。关节突关节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上关节突位于下关节突的前下方,关节腔与冠状面约呈45°角。在经关节突关节内侧部的矢状断层上,关节突间部借椎弓根与前方的椎体相连,椎弓根的上、下方均为椎间孔。在经关节突关节外侧部的矢状断层上,纵行的椎动脉位于关节突与横突前根之间,颈神经干位于椎动脉与上关节突之间。颈椎间孔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第1对颈椎间孔较大,位于寰枢外侧关节后方,其余的均位于关节突关节的前方。

国人颈椎间孔测量,矢径与纵径(高)之比约为1:l.2,平均矢径为6.7mm,纵径为7.9mm;最小矢径男、女性分别为5.7mm5.8mm,最小纵径男、女性分别为7.5mm6.0mm,如小于最小径,有可能发生椎间孔狭窄。神经根与椎间孔的大小之比约为1:2~8

第三部分  脊柱区胸段一、横断层解剖(一)胸椎

1.椎体  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中部椎体的横断面呈心形,矢径略大于横径,前面凸,后面凹。由于脊柱胸曲凸向后,因此,在经椎间盘上或下份的横断层内可同时出现椎体断面,上位椎体的在椎间盘之前,下位椎体的则在椎间盘之后。椎体静脉在椎体中部向后汇入椎体后静脉。相邻椎体侧面的上、下肋凹及其间的椎间盘与肋头构成肋头关节,因此,在经椎体上、下面和椎间盘的横断层上可见到与之相连的肋头,但第110~12对肋的肋头则与相应椎体的肋凹构成肋头关节。

2.椎弓  由于胸椎棘突呈叠瓦状排列,因此,在同一横断层中可见到两个棘突断面,上位胸椎的棘突较小,居后,而下位胸椎的较大,在前,两棘突之间有棘间韧带相连。关节突较扁薄,在经关节突关节的横断层上,关节腔呈横位,上关节突在关节腔之前,而下关节突在后。横突粗而长,伸向后外上方,其末端前面与同序数肋构成肋横突关节,但第1112胸椎的横突不与同序数的肋不构成肋横突关节。除第10~12胸椎外,在经椎体下面的横断层上可同时出现关节突关节、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它们在CTMRI图像上均可清楚显示。

(二)椎间盘

胸椎间盘的横断面形态和大小基本与相邻椎体的一致,髓核位于中央。第2~9对肋头连于椎间盘两侧,第2对肋头平对第1胸椎间盘,其它的依次类推。因此,肋头是定位椎间盘的重要标志。

(三)椎管及其内容

胸椎管近似圆形,其矢径约14~15mm,但在第12胸椎平面稍大;横径与矢径大致相等,但在第1~311~12胸椎平面稍大;第4~10胸椎平面的椎管是整个椎管中最小的。硬膜囊呈圆形。脊髓位于硬膜囊中央,呈圆醒豁椭圆形;胸髓最细部的矢、横径分别为6.5mm7.8mm;腰骶膨大主要在第11~12胸椎平面,其最粗部的矢、横径分别为8.3mm10.3mm。蛛网膜下隙的矢径约12~13mm,但第9~12胸椎平面的略大。

(四)椎间孔(管)和神经根

胸椎间孔(管)呈横向,前壁为椎体和椎间盘,后壁为上关节突,上、下壁分别为相邻椎骨的椎弓根。胸神经根通过椎间孔上部,其中第1~11对胸神经根通过同序数椎间孔,第12对胸神经根通过胸腰椎间孔。椎间孔下部容有血管和脂肪,其外侧毗邻肋颈。

二、矢状断层解剖(一)正中矢状断层

脊柱胸曲凸向后,其后凸顶部位于第6~9胸椎平面。胸椎体近似长方形,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前、后面凹陷,前高小于后高。椎体静脉在椎体中部向后汇入椎体后静脉。胸椎间盘较颈、腰椎间盘薄,以第26胸椎间盘最薄,下部胸椎间盘自上而下逐渐增厚。胸椎间盘呈长方形,厚度较均匀。由于脊柱胸段运动幅度小、椎间盘薄、周围又有韧带和肋头关节加强,因此,胸椎间盘突出较少发生。

胸椎管和脊髓的弯曲与脊柱胸曲一致。脊髓位于硬膜囊中央,其腰骶膨大在第11~12胸椎平面,向下缩小为脊髓圆锥。蛛网膜下隙较窄,位于脊髓的前、后方。硬膜外隙的前部较窄,后部可见少许脂肪。

胸椎棘突长,斜向后下,相互间呈叠瓦状,下部棘突近似三角形。棘间韧带连结相邻棘突。棘上韧带连结棘突尖。黄韧带较薄,连结相邻椎弓板。

(二)旁正中矢状断层

椎体和椎间盘为其外侧部,它们的矢径明显缩小。胸椎间孔和胸腰椎间孔呈卵圆形,其纵径大于矢径,上部宽于下部。胸椎关节突关节由相邻胸椎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关节突较薄,关节腔约呈垂直位,上关节突在关节腔之前,而下关节突在后,关节囊的前壁有黄韧带加强。胸椎间孔较小,孔周围的病变易压迫神经根。

第四部分 脊柱区腰段一、横断层解剖(一)腰椎

1.椎体  是所有椎骨中最大的,其横断面呈肾形或椭圆形,横径大于矢径,矢、横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但至第5腰椎下部,矢、横径变小,这与椎体的负重相一致。每一腰椎体以中部的矢、横径最小,除第5腰椎外,腰椎体下面的矢、横径大于上面的矢、横径。椎体前面凸,后面略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后面逐渐变平。椎体静脉在椎体中部向后汇入椎体后静脉。

2.椎弓  椎弓根宽大。横突以第3腰椎的最长,第24腰椎的次之,第15腰椎的最短。横突根部有一向后的突起,称为副突。椎弓板短而厚。关节突较粗,上关节突向后的突起为乳突。棘突呈长方形,水平后伸。

(二)关节突关节

腰椎关节突关节4对,上关节突在前外,而下关节突居后内。腰骶关节突关节由第5腰椎下关节突与第1骶椎上关节突构成。上述关节突的关节面变化较大,两侧常不对称,在上腰段与矢状面约成45°角,向下角度逐渐增大,至腰骶关节突接近冠状位,这可防止第5腰椎在骶骨上前移。上关节突关节面多数呈凹型,少数为平面型;下关节突关节面以凸面型和平面型为主,也可出现凹面型和波浪型(S型)。在CTMRI图像上,均能清晰显示关节腔间隙,其正常宽度为2~4mm。关节囊后外侧壁较薄,前内侧壁被黄韧带加强而明显增厚。

(三)椎间盘

CTMRI图像上,腰椎间盘与腰骶椎间盘呈肾形或椭圆形,直径为30~50mm。年轻人腰椎间盘后面轻度凹陷,但腰骶椎间盘后面平直或稍隆起,可能是一种退行性变的表现。腰椎间盘可向椎体的上、下面膨出,因此,在经腰椎体上、下面的横断层内,可在椎体的后部出现两个圆形的椎间盘断面,Ramirez称此现象为“猫头鹰眼征”。脊柱腰段运动幅度大,腰椎间盘突出常见,以腰骶椎间盘和第4腰椎间盘最为常见。

(四)椎管及其内容

腰椎管的形态依部位而异,在第12腰椎平面多呈卵圆形或葫芦形,其横径大于或等于矢径,在第34腰椎平面多呈三角形,横径大于矢径,在第5腰椎平面多呈三叶形。腰椎管CT测量,矢径为15~25mm,平均为16~17mm;横径为20~30mm,平均为20~21mm。在临床上,当腰椎管矢径为12mm时,被视为比较狭窄,当小于或等于10mm时为绝对狭窄;当横径小于16mm时亦应考虑椎管狭窄。

侧隐窝为椎孔的外侧份,是椎管的狭窄部位,其前壁为椎体的后外侧面,后壁由上关节突根部和关节突间部构成,外侧壁为椎弓根的内侧面,内侧以上关节突前内缘为界。腰椎侧隐窝较明显,尤其在第5腰椎,内有腰神经根通过。侧隐窝正常矢径为3~5mm,若小于3mm可视为狭窄,若大于5mm则肯定不狭窄。侧隐窝的矢、横径成反比关系。

硬膜囊位于椎管中央,呈卵圆形或三角形,在第5腰椎以下硬膜囊明显缩小,并位于椎管的后部。硬膜囊前面与椎管前壁相贴,但在椎体中部平面和后纵韧带一起与椎体分离;硬膜囊后面与椎弓板上部相贴,与黄韧带之间则有脂肪填充。硬膜外脂肪较多,主要分布于硬膜囊的前外侧和后方。硬膜外脂肪在MRI T1加权像上呈白色高信号,对神经根的显示有较好的对比作用。椎内前静脉丛较发达,位于硬膜囊的前外侧和前方。蛛网膜下隙为较宽的终池,内有脊髓圆锥、终丝及其周围的马尾。脊髓圆锥多终于第1腰椎平面,其矢、横径分别为5~8mm8~11mm。在CTMRI图像上,脊髓圆锥及其两侧的腰骶神经根呈四足蜘蛛状,终丝和马尾呈分散的小圆形结构,它们位于硬膜囊的后部。

(五)腰神经通道

腰神经通道是指腰神经根从离开硬膜囊至椎间管外口所经过的一条骨纤维性管道,可分为神经根管和椎间管两段。此通道任何部分的病变,均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

1.神经根管  从腰神经根的硬膜囊穿出点至椎间管内口。此通道虽较短,但有几处狭窄:①盘黄间隙,位于椎间盘与黄韧带之间;②上关节突旁沟,是上关节突内缘的浅沟;③侧隐窝;④椎弓根下沟,位于椎弓根内下缘与椎间盘之间,在椎间盘侧方膨出时更为明显。

2.椎间管  腰椎间管和腰骶椎间管的前壁为椎体及椎间盘,后壁为上关节突和黄韧带,上、下壁分别为相邻椎骨的椎弓根。腰神经根由内上斜向外下通过椎间管,因此,腰神经根在椎间管内的长度比椎间管的长。椎间管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宽,位于椎体和关节突关节之间,有腰神经根、腰动脉脊支和椎间静脉上支通过;下部窄,位于椎间盘与上关节突根部之间,只有椎间静脉下支通过,故此部的狭窄并不压迫神经根。

1~4对腰神经根通过同序数腰椎间管,第5对腰神经根通过腰骶椎间管。腰神经根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2~3mm,两侧对称,在CT图像上可清楚显示,如一侧神经根后移则是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征象。

 

二、矢状断层解剖

(一)正中矢状断层

脊柱腰曲凸向前,其前凸顶点在第3~4腰椎平面。腰椎体呈长方形,其矢径大于纵径,前、后面中部凹陷。第12腰椎体的前高低于后高,第3腰椎体的前、后高大致相等,第45腰椎体的前高大于后高。椎体静脉较粗,在椎体中部向后汇入椎体后静脉。腰椎间盘和腰骶椎间盘厚,其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加,髓核位于中部偏后。与脊柱腰曲相适应,椎间盘的前高大于后高,中部可向椎体上、下面膨出,前、后缘略超出椎体的前、后缘。在MRI图像上,正常成人椎间盘的厚度为8~15mm,椎间盘与相邻腰椎体高度的比值为0.3~0.6。前纵韧带连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后纵韧带与椎间盘连结紧密,与椎体中部连结疏松,其间隔有椎体后静脉。

硬膜囊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和后移,囊内容有脊髓圆锥、终丝和马尾,它们在MRI图像上位于囊的后部。蛛网膜下隙为终池,其矢径上部较大,向下逐渐缩小。硬膜外隙的后部,在椎弓平面主要有椎内后静脉丛,在黄韧带平面容有较多脂肪;硬膜外隙的前部自上而下逐渐增宽,容有丰富的椎内前静脉丛。

黄韧带厚,其正常厚度为2~5mm。腰椎棘突近似长方形,水平后伸略向下。相邻棘突间间隙较大,棘间韧带连结相邻棘突。棘上韧带连结各棘突尖。

(二)旁正中矢状断层

腰椎体和椎间盘为其外侧部,它们的矢径缩小。腰椎间管和腰骶椎间管在内口处多呈卵圆形,在外口处多呈钥匙眼形,其纵径大于矢径。关节突关节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上关节突位于下关节突的前下方,关节腔约呈垂直位,关节囊的前上壁被黄韧带加强而明显增厚。

第五部分  脊柱区骶尾段一、横断层解剖(一)骶骨

骶骨自上而下逐渐缩小。骶骨盆面,在第1骶椎上部层面为前凸型,在第1骶椎间盘层面为平直型;以下层面为前凹型。骶骨盆面中间部与两侧部之间的凹陷为骶前孔,有骶神经前支穿出。

骶骨背侧面有5个骨性突起,分别是骶正中嵴及其两侧的骶中间嵴和骶外侧嵴。骶正中嵴位于后正中,骶中间嵴较低,骶外侧嵴较明显。骶后孔位于骶中间嵴与骶外侧嵴之间,有骶神经后支和血管通过,另有脂肪填充。

在横断层上,骶后孔层面高于同序数骶前孔的层面。在同一横断层内可同时出现相邻骶椎的断面,上位骶椎的在前,而下位骶椎的在后,两者之间以退化的骶椎间盘及其两侧的骶前孔为界。骶前孔较大,呈圆形,孔内容有骶神经前支、血管和脂肪。

1~3骶椎侧部与髂骨构成骶髂关节。该关节的关节腔狭窄,其矢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软骨在骶骨侧较厚;关节的前、后和骶髂骨之间分别有骶髂前、后韧带和骶髂骨间韧带加强。

(二)骶管及其内容

骶管位于骶椎体后方,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形态由三角形变为扁平形。骶管向上与腰椎管相续,入口处形似三叶形,其矢、横径分别为14.9mm31mm。骶管下端以骶管裂孔而终,其矢径为5.9~6.3mm。骶管两侧借骶椎间孔连通骶前、后孔。骶管后壁完整者占53.2%,完全开放者占3.6%,部分开放者或有裂口者占43.2%

硬膜囊明显缩小,位于骶管后部,其下端达第2骶椎平面,囊内有终丝、马尾和脑脊液。骶神经根在骶管内呈“V”形排列,自前向后依次计数,其断面也依次缩小。骶管内脂肪和静脉丛丰富,主要位于上部。

(三)尾骨

尾骨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其形态由横椭圆形逐渐变为圆形。第1尾椎上部的横径明显大于骶骨尖,这一形态特点是区分骶、尾骨的重要标志。

二、矢状断层解剖(一)正中矢状断层

骶椎体近似长方形,其矢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小。与脊柱腰曲、骶曲相适应,第1骶椎体前高大于后高,第34骶椎体前高低于后高。退化的骶椎间盘位于相邻骶椎体之间,自上而下逐渐变薄变窄,是定位骶椎的重要标志。第1骶椎与第5腰椎通过腰骶关节相连。尾骨由3~4块尾椎融合而成,各尾椎自上而下逐渐变小。尾骨底与骶骨尖通过骶尾关节相连。尾骨尖朝向前下,有肛尾韧带相连。

骶管位于骶椎体后方,上宽下窄,向上延续腰椎管,向下多在第4骶椎平面终于骶管裂孔。在骶管内,硬膜囊下端终于第2骶椎平面,囊内容有内终丝、马尾和脑脊液;外终丝由硬脊膜包绕,向下附着于尾骨背面;骶管内脂肪和静脉丛丰富,主要位于上部和硬膜囊的前方。骶管背侧面的骨性隆起为骶正中嵴。

(二)旁正中矢状断层

12骶神经根呈椭圆形,分别贴近第12骶椎体下部的后面。骶椎间孔位于相邻骶椎之间,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孔内容有骶神经根、血管和脂肪,其中神经根位于上部,血管位于下部,脂肪填充其间。椎间孔分别与前下和后上的骶前、后孔连通。骶前、后孔内除容有脂肪和血管外,还分别通行骶神经前、后支。骶管后方的骨性隆起为骶中间嵴。 

 

 


日期:2009-04-10
6
 
 
友情链接: 重庆博林清洁公司   绵阳58格仔铺      QQ留言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新村路16号(国美电器对面)  |  电话:023-65452404  13512365655  |  邮箱:fangoo888@163.com

  Copyright 2007-2009 梵谷正脊推拿·All Right Reserved.  
  渝ICP备07005550号